- · 关于做好2020年第二批次合同备案工作的通知[01/13]
- · 关于召开中国矿业大学合同管理建设工作推进会的通知[01/06]
- · 关于组织收看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视频会议的通知[01/04]
- · 关于做好元旦、春节及寒假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[12/31]
- · 关于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庆元旦系列活动的公告[12/30]
- · 关于中国矿业大学迎2021年元旦大学生长跑比赛延期举行的通知[12/29]
- · 关于启动2021/2022学年度“高校研究生”及“中非友谊”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[12/25]
- · 关于优化调整融合门户等信息服务的通知[12/25]
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》(自然科学版)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主办、刊登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、具有矿业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,被美国《工程索引》(Ei Compendex)、美国《化学文摘》(CA)、俄罗斯《文摘杂志》、
...
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储层物性分级评价
作者:王璟明 肖佃师 卢双舫 孔星星 范青青
关键词: 芦草沟组; 页岩油储层; 储层表征; 储层分级; 孔喉大小分区;
摘要:对页岩储层进行表征与描述进而建立一套适合页岩储层的分级方案,能够为芦草沟组页岩油开发提供重要依据.本文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,结合场发射扫描电镜、高压压汞、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对储层进行表征,基于高压压汞分形的理论对孔喉进行分区,并对不同区间孔喉聚类分析实现储层分类,认为Ⅰ类储层到Ⅳ类储层到无效储层,其可动油饱和度依次减小.研究结果表明:1)对压汞曲线进行分形,确定压汞曲线的拐点在0.98,7.35,49.00 MPa附近,对应孔喉半径分别为750,100,15 nm.2)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孔喉可划分为微孔(<15 nm)、小孔(15~100 nm)、中孔(100~750 nm)和大孔(>750 nm)4类.3)根据其含量并结合物性将储层分为Ⅰ~Ⅳ储层和无效储层5类:Ⅰ类储层(?>14%,K>0.08 mD)、Ⅱ类储层(12%<?<14%,K>0.014 mD)、Ⅲ类储层(8%<?<12%,K>0.014 mD)、Ⅳ类储层(5%<?<8%,K>0.005 mD)、无效储层(?<5%,K<0.005 mD).由Ⅰ类储层至无效储层大孔和中孔含量依次变少,小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;储集空间由残余粒间孔、粒间溶孔、粒内溶孔过渡为晶间孔和微裂缝;压汞形态由陡直线状、缓平台状、缓直线状过渡为上凸状;T2谱形态由双峰型、粗单峰型过渡为弱双峰型,储层流体可动性由好变差.